疫情冲击叠加油价暴跌 天然气公司如何“淬火前行”?
时间:2020-03-17 22:18:41 来源:新浪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疫情冲击叠加油价暴跌 天然气公司如何“淬火前行”?
尽管低油价冲击着天然气的经济性,但原油价格暴跌能缓解天然气上游企业成本端的压力,传导至下游并有效降低终端用气成本,同时配合国内提前实行淡季价格政策,有望重新激发终端用气消费需求。
新冠肺炎疫情产生的负面影响尚未消退,半路“杀出”的国际油价暴跌黑天鹅,又考验着天然气的经济性。历史总是惊人相似,2015年,在国际油价低位运行的情况下,中国天然气行业告别了高速发展时期。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天然气产业链直面终端用户的下游城市燃气企业,近期投行看衰的声音渐起。花旗最新发布的研报指出,由于市场对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及供应过多的忧虑,国际油价持续下跌情况下,将下调对中国天然气的销售预测;大和证券也因担忧油价下跌天然气竞争力或减少,故下调了国内两家燃气龙头企业的目标价。
实际上,在新冠肺炎疫情到来之前,全球天然气市场因供应过剩已经出现疲软迹象。暖冬叠加疫情的出现,则进一步加剧了国内天然气消费市场的疲态。而尽管低油价冲击着天然气的经济性,但业内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原油价格暴跌却能缓解天然气上游企业成本端的压力,传导至下游并有效降低终端用气成本,同时配合国内提前实行淡季价格政策,有望重新激发终端用气消费需求。
燃气企业承压
3月16日,中国燃气(00384.HK)开市后股价持续低迷。自3月9日国际油价暴跌以来,该公司股价累计跌幅超15%。
3月9日以来,中国燃气、昆仑能源(00135.HK)、华润燃气(01193.HK)、新奥能源(02688.HK)和港华燃气(01083.HK)等“燃气五虎”股价尽墨。其中,昆仑能源、新奥能源、港华燃气分别累计跌幅超过25%、12%、14%。
近日,花旗普遍下调了中资燃气股的目标价:该行将华润燃气、中国燃气和新奥能源的目标价分别由48港元、37.8港元和101港元,下调至46港元、33港元和96港元。此外,大和证券则下调昆仑能源和新奥能源的目标价,由每股9港元、102港元,分别调至5.35港元、101港元。
花旗认为,原油价格暴跌将阻碍中国“煤改气”的步伐,故下调下游天然气分销商于2020年至2022年的天然气零售销量增长预测。该行进一步表示,考虑到中国天然气零售量增长与油价走势关联度高,鉴于2015年国际油价暴跌,中国三大天然气分销商(华润燃气、中国燃气和新奥能源)的天然气零售量增速从2014年的10%至21%下降至2015年的6%至8%,今年将重现类似趋势,故再度下调上述三家燃气企业的天然气零售量增速。
大和证券对下调昆仑能源、新奥能源目标价的理由类似。该机构认为,市场忧虑天然气在油价下跌后的竞争力或减少,故下调盈利预测和目标价,以反映天然气销售量下降的预期。
那么,投行所担忧的“重现2015年趋势”是什么?
2015年,国际油价持续处于低位。低油价所引发的蝴蝶效应使得天然气在我国工业、汽车等领域的应用遭遇“逆替代”风险,天然气的经济性遭遇考验。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5年,我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约1932亿方,同比增长3.4%,增速下滑了6.2个百分点。
油和气谁更便宜?
低油价时代,“油和气谁更便宜”成为审视天然气产业发展前景时不可回避的问题。
当前,全球天然气市场处于供应过剩的局面,这使得国际主要天然气市场价格跳水。“供应能力过剩叠加暖冬天气,降低LNG(液化天然气)现货市场需求,天然气价格出现持续走低。”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管道气交易部负责人熊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考虑到疫情暴发还带来各行业用气剧减,加之北半球又迎暖冬天气,供过于求形势愈演愈烈,天然气价格将持续承压。
为了提振消费,2月22日,国家发改委宣布提前执行淡季天然气价格政策,通过下调气价,以刺激终端需求。
我国天然气主要应用四个领域:工业燃料、城镇燃气、发电用气以及化学化工领域。据《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2019)》,2018年,我国天然气消费在上述四个领域的比例结构分别为38.6%、33.9%、17.3%、10.2%。这其中,工业燃料和城镇燃气的消费占比合计达72.5%,是天然气的主要消费领域。
光大证券在最新发布的研报中指出,低油价情景下天然气与其他油气产品的竞争领域为交通燃料和工业燃料。据Wind提供的数据,在2月22日国家发改委要求的提前执行淡季天然气价格政策后,该平台统计的最新管道工业用气价格与燃料油价格基本持平,最新的LNG价格则仍低于柴油零售价。这意味着,从直接成本上看,天然气价格保持着一定的优势。
但另一个风险也值得重视。根据国内成品油价格调节机制,3月17日24时,国内汽柴油价格或将迎来新的调整窗口,新的汽柴油价格或将缩小油气价差。不过,在中金公司看来,若国际油价进一步下跌,LNG价格向下的弹性更大。
中金公司在近期发布的研报中指出,“若国际油价进一步下行,国内成品油价格将触及‘底线价格’,国内成品油价格不再下调。LNG作为燃料的经济性优势有进一步扩大的基础。”
熊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我国进口管道气和LNG中长协定价与油价强相关,国际原油大幅下跌后将拉低进口管道气以及LNG长协价格,缓解长协价格倒挂局面。
“按照当前原油价格,折算进口长协价格加上气化成本及短距离管输成本,天然气价格已经低于沿海城市基准门站价格。”熊伟表示。
“以价换量”的牺牲
3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今年1至2月份我国能源生产情况。数据显示,1至2月份,我国天然气生产仍维持着较快增长。其中,天然气产量314亿立方米,日均产量5.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0%;进口天然气1780万吨,同比增长2.8%。
但较快的增产速度无疑会拉大供需差距。
每年一季度是我国天然气传统的消费旺季。然而,在疫情和暖冬因素影响下,国内天然市场往年供需紧张的情形消失。即使因疫情致使我国城镇燃气消费量出现增长,但因占比最高的工业用气出现下滑,天然气整体的消费量被拖累。
2月22日,为支持企业复产复工,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阶段性降低非居民用气成本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通知》,明确非居民用气门站价格提前执行淡季价格政策。
直接降低用气价格无疑会导致燃气公司盈利受损。不过,“以价换量”的牺牲是目前我国天然气产业应对疫情和低油价冲击的可行策略。光大证券公用环保分析师王威团队便认为,下调天然气价格刺激终端用气需求将成为有效对冲低油价情景的手段。
此外,不同于2015年低油价周期,如今环保监管升级以及“煤改气”等政策驱动,支撑着我国天然气产业长期增长的预期,因而“以价换量”的局面只会短期存在。
熊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叠加购气成本降低等因素,城市燃气、工业用气量等将实现较快回升。因此对于城市燃气企业而言,下一步要加强高端市场和规模用户开发,不断拓展非油气业务,围绕燃气设备、智能家居、燃气保险等领域构建“互联网+能源”生活圈,并加快向信息化、无人化、智能化方向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