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先发展新能源公交车
时间:2016-03-15 09:24:36 来源:凤凰网
原标题:公交车 优先发展新能源公交车
刘小明说,目前北京、上海、深圳、济南、郑州等城市已经有5万多辆新能源公交车。交通运输部将继续把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作为一个国家战略,进一步优先发展新能源公交车。
刘小明表示,根据规划,2020年城市公共交通领域新能源车要达到20万辆。还有一些清洁能源车,比如燃气公交车、混合动力公交车,既满足老百姓出行需要,同时改善城市交通结构和空气质量,使汽车工业有更好发展,也将积极推广使用。
网约车不能一禁了之,要给一个合法出路
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称,既要提升传统出租车服务水平,又要鼓励网约车新业态的创新和规范发展
焦点
昨天,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司长刘小明和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郭继孚就“深化出租汽车改革与发展”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杨传堂表示,出租车改革主要有两个导向。一是要提升传统出租汽车服务水平,二是鼓励网约车新业态的创新和规范发展。交通运输部正在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研究论证,完善相关政策,推动两个文件尽快出台和实施。
■声音
我们今后还能
愉快地约车吗
乘客关心:网约车还好约吗?
“有了网约车,再不用担心寒冬酷暑还要站在户外,眼巴巴地等出租车、抢出租车了。”北京30多岁的杨女士几乎每天出行都用网约车。她关心的是,加强管理后,老百姓网约车会不会受影响?
全国人大代表王全认为,网约车很大程度上方便了群众出行,尤其是在一些交通不便的地方,点点手机,车就来了。这个市场不应该让出租车垄断。
的哥吐槽:拉不到活怎么办?
“有了网约车之后,‘的哥’竞争压力更大,收入每月少很多,长期这样下去就没法干了。”山东济南出租车司机刘先生吐槽,网约车平台吸引社会资本给补贴,存在不公平市场竞争。他希望有关部门能够站在统筹的角度,平衡新老业态。
全国人大代表王晓初建议,应保障出租车服务提供者的权益,平衡出租车公司和出租车司机之间的利益关系,如“份子钱”需要利益平衡等。
网约车司机担忧:门槛会抬高?
“网约车必须到县市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才能获得相应许可。”上海的刘先生原来是出租车司机,去年加盟了某约车平台成为专车司机,对于网约车的许可管理有些担忧。
刘小明表示,网约车的管理既要考虑到互联网企业的服务特点,也要考虑到出租汽车区域管理的特征,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因为出租汽车的管理、城市交通的管理是城市政府的主体责任,推进出租汽车改革,希望各个城市能先行先试。
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教授蔡继明建议,各地方人大发挥作用,通过制定地方性网约车管理办法,推动行政管理体制创新,逐步推动出租汽车行业改革。据新华社
网约车
要按照特点“量体裁衣”
在回答“加强网约车管理会不会让它发展不下去”的问题时,杨传堂说:“我们在制定暂行办法时并没有一禁了之,而是通过立法让专车获得合法身份。”
针对“私家车做专车算不算‘黑车’”的问题,杨传堂表示,从现有法律法规来看,没有取得营运许可的人员和车辆对外提供客运服务,是不合法的。
“但是,对待新生事物,绝不能止步不前,墨守成规。网约车作为新生事物,给乘客带来良好体验,要给这种服务方式一个合法的出路。”他说,私家车想要转化为网约车,可通过一定程序转化为合规营运车辆,“要按照网约车的特点‘量体裁衣’,设计新的管理制度,使其实现健康发展,更好为社会提供服务。”
谈到网约车平台应当取得经营许可的问题,刘小明说:“从事网约车服务的企业、车辆、驾驶员应当具备一定的条件。”
他说,结合互联网企业服务特点和出租汽车区域管理特征,初步的想法是实行“两级工作,一级许可”。
“出租车服务已经实现了线上和线下的结合。线上部分由平台所在地省一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来进行许可,这个许可全网通行,全国其他地方不需要再进行许可。线下实体服务,你在南京服务就在南京拿许可,你在杭州服务就在杭州拿许可。”他表示,这样的模式简化了工作程序,有利于网络约车平台企业在一个省乃至全国范围内进行营运服务。
出租车
经营权坚持“无偿、有期限”
刘小明说,对出租车经营权总量必须要有所调控。“改革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指向,就是出租汽车的经营权要无偿、有期限。”他说,“目的是为了使出租车服务能够进入良性循环,用优质的服务来取得经营权。”
“至于是不是要取消经营权,完全放开数量,这要取决于各个城市的情况。”他说,大城市要考虑城市的道路容量和公共交通发展水平,中小城市可以适当放开一些数量管控。
在回答有关“份子钱”的问题时,刘小明表示,“份子钱”是一种管理模式,需要进一步改进和优化。
截至2015年底,全国共有
■数字
从业人员
260多万人
出租汽车
约139万辆
出租汽车经营企业
约8500家
个体经营户
约13万户
出租车客运量
约400亿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