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车展新能源车大聚会
时间:2016-05-06 15:28:19 来源:太平洋汽车网
毫无疑问,北京车展是汽车界的年度盛会,也是中国汽车行业的风向标。那么,本届车展传递出了怎样的信息?让我们首先来看组统计数据:
一路高歌的中国汽车市场在2015年并不太平,市场增幅大幅降缓,半数以上的车企都未达到销量目标。车企大佬们意识到,中国车市突飞猛进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是时候要放慢脚步了,大幅减少的首发车型和概念车型便很好的表明了厂商们的顾虑。
不过与此同时,新能源车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是春天来了,还是政策跟风,这篇文章将聚焦北京车展上市的60款新能源车,探出个究竟。
新能源知识普及
对于新能源汽车还不太了解的朋友可以先看下图。简单来说,混合动力汽车主要靠发动机驱动,电池仅起辅助作用;纯电动汽车没有发动机,全部依靠电池驱动;插电式混合动力则夹在两者中间,既可用发动机驱动,也可用电池驱动,同时两者也可一起工作。
现状回顾
熟悉了新能源汽车知识,我们再来了解下中国新能源市场的现状:
目前国内在售的新能源车共有40款。其中纯电动占了近一半的数量,并以自主品牌为主,进口车型仅有Tesla和宝马 i3,合资品牌没有车型,这是因为国家对新能源车的补贴仅限于自主品牌,所以像日产聆风这样的全球领头羊产品也只能挂上启辰的牌子;PHEV中,比亚迪一家独大,进口车虽有一些产品,但大多是豪华品牌的混动版车型,逼格虽高,却不能走量,例如宝马5系PHEV,沃尔沃 S60L PHEV,奔驰S级PHEV等等;HEV则是丰田的天下,Lexus几乎全系都搭载了混动系统,卡罗拉混动和雷凌混动的强势登场更像是丰田在对外宣誓:不靠国家补贴我一样可以称王。
从车身形式来看,三厢车占了大多数,在私人市场还未完全打开的背景下,公务车是新能源的重要切入点,而三厢车则有着天然的优势;SUV中插电式车型居多,比亚迪的唐和宋是两款明星车型。
续航里程可以说是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指标,也是消费者最关注的方面。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Tesla是多么“变态”。市场上纯电动汽车的平均续航里程为262km,而Tesla Model S 90D已经达到了557km,超过平均值一半还要多。你可能会说,价格决定了里程,但领袖气质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不然怎么会有一周32.5万订单的model 3神话。除去Tesla的几款“变态车型”,续航里程平均值为213km,大多数产品也都在这附近徘徊。
与续航里程直接相关的是电池容量,通常来讲,电池容量越大,续航里程应该越远。但是车身重量、风阻系数、传动效率等各方面因素都会影响里程,这个就要看各家“调教”的功底了。从数据上看,北汽新能源的几款车(EV160,ES210,EV200)调教并不到位,电池容量虽比竞品大,但续航里程却没有更远。
看过纯电动汽车,再来看看插电式混合动力的情况。图中列出的续航里程是指纯电动模式下可以行驶的距离。比亚迪秦以70km的位列第一,不过这个数据最近也频频遭到质疑,自杀门,骗补门,自燃门,代言门,比亚迪是时候要好好反省下了。
聚焦北京车展
这次北京车展我共收集了60款发布的新能源车型,下面将基于这60款车进行分析。
总体来看,EV最受追捧,PHEV和HEV旗鼓相当,同时也有少量的燃料电池车型出现。
纯电动车型中,国产品牌占了近九成,其中原因后面会单独分析;PHEV作为实现纯电动的中间解决方案,中美日韩各个厂家都在探索;本田和通用加入了HEV的阵营,目前搭载的雅阁,君越和迈瑞宝,都是中级车区隔的产品。行业中流传着一句话,世界上的HEV有两种,一种是丰田的,一种是其他品牌的,希望更多品牌的加入能改变这个格局;燃料电池也是丰田的专长,在15年初丰田宣布免费开放燃料电池专利,但目前来看并没有什么企业跟风,国内唯一在做的是上汽大通,搭载在一款类似Iveco的商用车型上。
从车身形式来看,SUV的火爆已经延伸到了新能源车市场,期待着这部分车型能敲开私家市场的大门。
这次车展发布的纯电动车型,大多的续航里程集中在200-250km之间,平均值为246km,与当前的213km(未包含Tesla车型)相比,并没有很大的提升。这个里程应付日常上下班代步是没什么问题了,但跑小长途或是自驾游肯定还是不够的。
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型分析
单单看上面的数据,仿佛中国新能源市场的“春天”来了,自主品牌弯道超车的机会到了,可事实是这么理想吗?
1、动机并不单纯
当前国内新能源车的发展主要靠政策推动,在高额补贴+专属牌照的刺激下,涌现出像比亚迪这样尝鲜的企业,虽然市场表现有了一些起色,但与国家规划的目标还相差甚远。于是乎,国家亮出了大招-第四阶段企业平均燃油消耗(CAFC),目标是到2020年企业平均油耗下降到5L/100km。对不达标企业,将采取公开通报、限制新产品申报、限制扩大产能投资、巨额罚款等措施。
▲ 数据源:乘用车燃料消耗量第四阶段标准解读-工业和信息化部
CAFC的计算公式比较复杂,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如果一款新车的油耗高于5L/ 100km,就等于拖了企业的后腿,而且卖的越多,拖的越大。
5L/100km是什么概念呢,2015年自主品牌销量最好的SUV是长城H6,油耗是7.4L/ 100km, 如果降到5L等于要下降34.3%。
下图是工程研究院给出的油耗下降与成本上升的关系,按照最理想的状态,H6若想达到油耗目标,成本要上升两万多块钱,相当于总车价的百分之二十。
▲ 数据源: 《关于第三、第四阶段油耗解读宣贯-工程研究院》
自主品牌们明白,若是实打实的降低油耗,企业肯定要被玩死,更何况大多企业并没有掌握发动机的核心技术。国家当然也很清楚自主品牌有几把刷子, 于是乎留了一条“光明大道”,只要搞新能源汽车,政策就大大的好,目标就有希望达成。所以在我看来,自主品牌的新能源之路不是自己走出来的,而是政策“逼出来的”。
CAFC的计算公式中,分子是各类型车的油耗和产量的乘积和,分母是所有车辆的产量,新能源车可以加倍计算产量,所以可以增大分母,降低了CAFC值。下图是新能源车加倍的系数。
▲ 数据源:乘用车燃料消耗量第四阶段标准解读-工业和信息化部
2、谁是动真格的?
虽说新能源的“春天”是政策新风吹出来的,但这不一定是件坏事。降低油耗,节能减排,出发点本身是好的,况且新鲜事物的发展也需要政策的鞭策和支持。
这次车展上可以看出,一些企业是想抓住机会逆袭成功,也有一些企业仅仅是跟个风,走个过场。下图是各个品牌在北京车展发布新能源车型的数量统计,虽然数量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但可以表明一个企业的野心。北汽新能源,看名字就知道这个企业没有退路,只能前进;乐视和前途这样的互联网汽车牛也吹了,投资也拿了,必当全力以赴;奔腾、猎豹、天津一汽是典型的“走过场”选手,在现有的一款车型上做出个纯电动版本,技术应该都是外包的。
总 结
总体来看,这届北京车展是一次新能源车的大聚会。自主品牌大张旗鼓搞EV,合资企业利用HEV来降低油耗,PHEV则是各家纷争。我们看到了一些国内车企的雄心壮志,也期待有更多好的产品,实现真正的“弯道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