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华电将投资600亿在疆开建煤电煤化工项目
时间:2014-08-04 00:21:09 来源:新疆能源网
华电新疆发电有限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杨明
杨明精彩语录:
●仅仅用了短短的7年时间,我们的装机规模就翻了三番:原来只有98万千瓦,现在已经超过360万千瓦,增长了近3.7倍
●公司开始成立的时候我们只有100万平方米的供热规模,现在已经达到3000多万平方米,不久以后将很快达到6000万平方米
●煤电煤化工是重头,是我们未来投资的重点,项目主要分布在准东、哈密和伊犁,总共投资600多亿元
●我们通过参加这次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工作餐会,感受到自治区在执政理念上的新气象和新变化,软环境的改善将极大促进我们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
●“疆电外送”给我们带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通道打开之后,企业面临的竞争也将会更加激烈,只有通过竞争企业才能进步,才能发展
●毫无疑问,“网源合一”可以进一步提高供热效率;热网的分散不仅导致供热效率低,还使热电联产不能充分施展拳脚
●我们自身必须要拥有一定的煤炭资源,保证一定的煤炭自给率,只有这样我们在煤炭方面才有话语权
新疆能源网讯 从成立初期的98万千瓦装机规模,到如今360万千瓦装机规模,华电新疆发电有限公司仅仅用了七年时间;从单一火电企业到现在“风”生“水”起,实现水电、煤炭、物流“零”的突破,让人惊叹的同时不禁要问:华电新疆公司下一次大手笔将会落墨何处?
近日,本网就企业面临的发展机遇以及行业发展趋势等问题专访了华电新疆发电有限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杨明。
谈发展
新疆能源网:华电新疆发电有限公司是新疆最大的电源企业,仅仅用了数年时间,华电新疆公司的装机规模从不到100万千瓦发展到现在超过300万千瓦。从成立至今,华电新疆公司走过了怎样的发展历程?企业自身发生了哪些显著的变化?
杨明:华电新疆发电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仅仅用了短短的7年时间,我们的装机规模就翻了三番:原来只有98万千瓦,现在已经超过360万千瓦,增长了近 3.7倍。不仅如此,在装机规模翻三番的同时,我们的能耗指标(每发一度电所需要的煤炭)下降了70多克。
一方面,我们通过内部挖潜使能耗指标不断下降,平抑了煤价上涨带来的不利影响。尽管新疆的煤炭价格受到强有力的管控,但煤炭价格从我们成立之初到现在仍然上涨了70%。
另一方面,我们的环保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华电的苇湖梁是新疆第一家实施脱硫的火力发电厂,目前我们华电新疆公司所有的电厂都加装了脱硫装置。
同时,我们热电联产的供热规模也在大幅度地提高,华电新疆公司开始成立的时候我们只有100万平方米的供热规模,现在已经达到3000多万平方米。不久以后,华电新疆公司的供热面积将很快达到6000万平方米。
我们企业自身的排放和能耗在大幅下降,同时我们也在大规模地配合自治区推行热电联产,取代了一些能耗高、污染重、特别是建在人口密集区的小锅炉。由于热电联产取代了大量的小锅炉,有利于减排,从环保角度来说也是为自治区做贡献。
从热电联产供热区域方面来讲,过去我们只是给乌鲁木齐市供热,现在我们新增加给昌吉供热,目前有两个热电厂从东面和西面同时给昌吉供热。哈密也是我们华电的电厂在供热,喀什市和疏勒县、疏附县全部都是我们在供热。对有效减轻大气污染做出了企业应有的贡献。
在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我们涉足的领域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我们电源结构单一,只有火力发电。现在我们已经拥有30万千瓦的风力发电,同时又在积极进行水电项目的开发。不仅如此,我们还扩展到煤炭以及物流产业,我们的煤业公司今年就向内地运了1000多个火车皮的煤炭。
未来我们的发展领域也将越来越广,下一步我们还要开展煤化工项目。
新疆能源网:华电集团计划未来10年投资1000亿元以上,参与新疆资源开发。具体来讲,这1000亿元打算投向哪些领域?
杨明:今年六月份华电集团和自治区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计划未来的10年在新疆投资1000亿元以上,建设“煤电煤化工、城市热电联产、清洁能源、大中型水电”四大基地。
具体来说,煤电煤化工是重头,是我们未来投资的重点,项目主要分布在准东、哈密和伊犁。我们新建的煤电一体化项目将达到600万千瓦,投资额达到240亿元;计划建设年产60亿立方米的煤制天然气项目,投资额达到300亿元;形成煤炭产能要达到5000万吨/年,这项投资达100多亿元。煤电煤化工项目总共投资600多亿元,是我们发展的重点。
其次,我们的清洁能源基地将形成风电300万装机容量,预计投资额达240亿元。“十二五”期间,我们风电的装机容量预计将有150万千瓦,主要分布在阿勒泰的布尔津、乌鲁木齐的达坂城、吐鲁番的小草湖、哈密的十三间房和苦水。明年我们计划新开工的风电装机大概有40万千瓦,其中苦水20万千瓦,十三间房10万千瓦,达坂城和小草湖各5万千瓦。
第三个是正在实施的城市热电联产基地,比如喀什、昌吉、乌鲁木齐、哈密等地大概总共400万千瓦装机容量,加上热网投资,大概需要200多亿元。
另外,大中型水电还将投入100多亿元。我们在叶尔羌河、和田河等流域做的水电流域规划已经通过了自治区的审查,预计有400多万千瓦的装机容量。
新疆能源网:您认为华电新疆公司自身的竞争优势有哪些?
杨明:我觉得主要的竞争优势有两个方面。第一是我们人力资源的优势,我们本土的人才比较多,经过多年的发展,我们已经打造了一支素质比较高的队伍。队伍稳定,热爱新疆,这是我们最大的优势。
第二是我们的煤电一体化战略,在准东、哈密、伊犁等地,我们的电厂都能和煤炭紧密结合起来,比如在准东的西黑山矿区、哈密淖毛湖矿区、在伊犁和新汶集团合作的电厂,这些全部都是坑口电厂。乌鲁木齐热电厂也是这样的形式,从神华的煤矿到电厂只有一公里距离,煤炭通过皮带直接就能够运送到我们电厂,较好地控制了运营成本。
论机遇
新疆能源网:从11月下旬开始,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采取工作餐会的形式,到目前为止先后邀请了10余家能源企业参会(包括华电),听取相关企业有关重大项目进展情况的汇报,和企业一道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于这种全新的工作方式,您的直接体会是什么?
杨明:首先,华电非常荣幸有机会参加这次由自治区党委和政府举办的工作餐会,这么高层次、这么大范围邀请企业前来向自治区最高领导汇报工作,在新疆历史上是极其罕见的,彰显出党委和政府高效亲民的工作作风。对于企业而言,这无疑是一种极高的礼遇。
其次,我个人觉得这是一种高效务实的方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专门抽出一段时间来和企业面对面交流,利用吃饭的时间专门听取企业汇报,近距离了解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困难,最让我们高兴的是当时就可以拍板解决问题,这种创新的工作方式让我们非常感动。
再次,在汇报的过程中,我感觉到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主要领导对于煤电煤化工非常熟悉、很内行,与企业的交流沟通十分顺畅。对于企业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自治区党委和政府主动帮我们提出来,并且当场商讨解决办法。
总之,我们通过参加这次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工作餐会,感受到自治区在执政理念上的新气象和新变化,软环境的改善将极大促进我们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
新疆能源网:11月初,新疆与西北750千伏联网工程正式投运,“疆电外送”拉开了历史性的序幕。随着未来的特高压项目建设,“疆电外送”将迎来“实质性发展”的阶段。“疆电外送”的启动对于华电新疆公司而言,将面临怎样的机遇与挑战?未来发电企业之间的竞争是否将更为激烈?
杨明:对于750千伏电网工程的建设来说,我们更关心的是我们可以借此机会上马一些大容量的机组,大家都知道,发电厂机组规模越大能耗越低,成本也就越低。举例来说,60万或百万千瓦的机组发一度电仅需要200多克煤,但我们现在发一度电需要350到360克煤;疆内其他的小电厂就更高了,400到500克的都有。
750项目给发电企业带来最大的机遇就是可以上参数更高、规模更大的机组,能耗将变得更低。原来电网太小,不能上大规模的机组,现在有了750项目我们就可以上60万千瓦的机组,将来如果有了特高压,我们还可以建百万千瓦的机组。
“疆电外送”给我们带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从另一个方面讲,通道打开之后,企业面临的竞争也将会更加激烈。我认为,企业终归是需要竞争的,只有通过竞争企业才能进步,才能发展。通道打开以后,我们将面临更加广阔的市场。新疆地区不仅是发电行业,其他行业也存在供需之间如何更好对接的问题。我们新疆有很多好东西,比如说哈密瓜、香梨等,但怎么样和内地庞大的市场需求对接起来,怎样做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这些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观行业
新疆能源网:华电新疆公司在热电项目方面有哪些具体部署?发电公司涉足热网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您认为发电公司涉足热网有哪些优势?
杨明:华电新疆公司平均每年建设和投运一个电厂,这几年已经建设的包括:红雁池电厂两台20万千瓦,吐鲁番两台13.5万千瓦,昌吉两台12.5万千瓦,喀什的四台5万千瓦,乌鲁木齐两台30万千瓦,还有正在建设的昌吉两台33万千瓦。
在建的项目包括昌吉两台33万千瓦和喀什两台35万千瓦。喀什拟建的机组是新疆首台超临界机组,对于我们发电行业来说,超临界参数是一个全新的台阶。现在我们新疆正在运行的机组都是属于亚临界以下的,我们现在正在建设的喀什超临界机组有两大特点:一个是单机容量在新疆排首位,另外,运行参数在新疆是最高的。
毫无疑问,“网源合一”可以进一步提高供热效率。原来的模式是我们把热卖给热力公司,热力公司再卖给用户,环节比较多,不利于热网的快速扩张推进。所以现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也是提倡“网源合一”,热网和热源合在一起,效率会进一步提高。从另一个角度讲,热电联产投入比较大,成本回收慢,较小的热力公司在进一步扩大供热范围这方面局限性还是比较大的。
热网的分散不仅导致供热效率低,还使热电联产不能充分施展拳脚。由于利益冲突使得热电联产的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像我们在乌鲁木齐市有三个热电厂,红雁池、苇湖梁、乌鲁木齐热电厂,我们的供热能力达到了4000万平方米,但实际上我们只供了1500万平方米,热电联产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这和原来的城市规划也有关系,因为很多企业已经在城市的繁华区和人口的密集区建了锅炉房,也是经过批准的,现在如果让他们拆除,改用热电联产供热,没有相应的政策支持肯定不行。
现在在城市的人口密集区仍然冒着大烟囱,不仅低效,而且污染比较大,对居民损害不容小视。而我们建的热电厂都在城郊,并且电厂的除尘效率非常高,又加上了脱硫装置,脱硫效率也很高,下一步我们准备建西山热电厂的时候实行脱硝处理,另外,我们用的都是城市中水,采取多项环保措施以确保“蓝天工程”的顺利实施。
新疆能源网:不久之前,华电新疆公司兼并收购了三家煤矿。发电企业控制煤炭资源是否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兼并收购对于双方而言,是否属于“双赢”合作?
杨明:发电企业涉足煤炭其实是无奈之举。这几年煤炭价格节节攀升,按照我们华电新疆公司目前的装机容量计算,每年的用煤量达1000万吨,如果每吨煤价格上涨10元,那么我们的成本就增加1亿元。在“市场煤计划电”这个体制下,煤炭价格上涨之后电价却无法同步上调,我们同时还要完成国资委交给我们的企业保值增值任务,因此我们不得不向煤炭领域延伸。
我们当然希望是按照社会分工来做,煤炭由煤企供应,我们就专注于发电行业。但从目前的形势看事与愿违,如果发电企业不涉足煤炭,一旦煤价涨起来之后,我们将陷入被动境地、毫无还手之力。我们自身必须要拥有一定的煤炭资源,保证一定的煤炭自给率,只有这样我们在煤炭方面才有话语权。
这样的兼并显然是互惠互利的,煤矿本身也需要去寻找市场,我们发电企业就是最稳定、最直接的市场消费主体,他们有资源我们有市场,资源和市场一结合就是双赢。他们拥有稳定的市场就意味着有稳定的收入,再也无需担心市场的变化,而我们拥有了煤炭资源,那我们的成本就能够得到相对的锁定。